中科院院士许智宏、种康与我院师生畅谈科学与人生

发布者:朱骏发布时间:2019-04-03浏览次数:66


科学·人生”系列讲座开讲:中科院院士许智宏、种康与我院师生畅谈科学与人生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推进本科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构建思政、科研、教学深度融合的“育人”大课堂,41日,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人生”系列讲座在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二楼报告厅正式开讲。

站上第一讲讲坛的两位重量级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种康,分别以“科学伦理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植物是如何感知季节变换的?”为题,与现场同学畅谈科研、学术和人生。

许智宏院士从现代科技发展与科学伦理问题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科学伦理问题等方面展开,阐释了他对科学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理解。

他通过列举大量的科学研究实例,以及解读诸如基因编辑、学术诚信、农药化肥使用等热点问题,分析了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科学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而指出,作为社会群体中知识水平最高的科学家,其自身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觉醒至关重要,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全人类共同奉行的道德和伦理准则;面对新技术的巨大经济利益,要自觉依据理性和符合人类利益的原则作出选择,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决策、提供咨询、科学传播,亦有责任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弘扬科学精神,以及理性对待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种康院士首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作物的起源、植物的食用器官和主要的粮食作物,并介绍了其团队就“小麦春化遗传网络如何感受信号启动”、“植物如何感知外界温度的变化”所做的一系列研究及成果:对于扩大粳稻种植区域以及减少寒害对于籼稻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可能为全球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粮食匮乏提供新的出路,也可能会为稳定主粮生产、养育全球人口做出贡献。通过分享其团队十几年如一日的“十年磨剑”科研经历,种康院士引导在场学生共同思考,从发现问题到数十年如一日的投身科学研究,再到最终成果的成熟应用,这其中所遇到的遇到的无数困难和挑战,需要最坚韧的毅力和忘我的勤勉方能达到达成功的彼岸。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两位院士执着献身于科研事业的精神,对科学的使命感、时代的责任感深深打动了在场学生。很多同学在听完讲座后激动表示,要向前辈学习,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锻炼创新的科学思维,坚定奉献科学的信念,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承担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争做祖国未来科学事业的栋梁之才。

讲座后,许智宏院士还应邀参加了人生导师专题沙龙,与同学们近距离面对面,分享自身成长经历中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以风趣幽默的话语为同学们思想解惑,鼓励同学们抓住一切机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  摄影:宣传部)